top of page
藝術紀錄片論壇
3/14(六) 14:30-16:30
免費入場
可登錄公務員及教師研習時數。
與談人︰
龔卓軍 - 台南藝術大學副教授
陳郁秀 - 前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
鄭邦鎮 - 前台灣文學館館長
謝佩霓 - 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展演機構影音新政策
台灣的藝術展演機構到底如何看待藝術紀錄片?藝術紀錄片究竟被定位為一個補足觀眾對藝術家和藝術品知識的介紹、宣傳影片?還是一個紀錄片類型的電影藝術創作?或者,它也可以讓觀眾從另一種詮釋與說故事的經驗去體會展演的精華,而更深地領悟到藝術創作背後的情感與意義。
對於展演機構的主管和影音策畫者來說,當如何運用藝術紀錄片此一雙面特質?此之,在政策面及館藏方向上,又該如何利用這個與藝術如此親密的紀錄片類型,來開拓對外傳播的嶄新能量?到底是辦影展?是開發市場?還是國際相關機構的聯結?什麼是未來展演機構之影音政策方向呢?藉由這次論壇的討論,讓藝術紀錄片創作與展演機構之間,找到更多合作與開創的想像。
Anchor 4
3/28(六) 14:30-16:30
免費入場
可登錄公務員及教師研習時數。
與談人︰
徐明瀚 - 《Fa電影欣賞》執行主編
吳 凡 - TIDF活動統籌
林靖傑 - 紀錄片導演
林婉玉 - 紀錄片導演
溫普林 - 紀錄片導演
藝術紀錄片開拓新疆界
藝術像是珍貴的文化寶物,而紀錄片用影像解構或烘托它;自90年代起,台灣開始有越來越多影像工作者投入藝術紀錄片的創作領域,除了藝術家傳記、展演幕後紀實之形式外,藝術紀錄片又可以為台灣的影音領域開拓出什麼樣的美學與特殊性?這個問題指向了藝術紀錄片的導演、製片、紀錄片評論人、電影研究者,期待他們想像並深刻看待這一類型的潛能。因此,除了為藝術創作留下珍貴的歷史檔案記錄,台灣的藝術紀錄片又需要哪些突破,如何尋覓更具實驗性、拓展性,甚至邊緣性的風格與體裁,來為紀錄片的系譜開出另一條多元豐富的景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