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影片簡介

猶太裔俄國人班傑明‧布洛斯基(Benjamin Brodsky)這名字對許多人來說仍屬陌生,然而百餘年前卻與初生的中國與香港電影有著重要淵源。他除了是影壇大亨,旗下有82家戲院和25年的電影總經銷權,也與上海的鄭正秋、香港的黎民偉、黎北海兄弟合作拍攝影片。1989年台灣國家電影資料館從布氏後人手中得到他1909~1912年間旅行中國拍攝的紀錄片《經過中國》(A Trip Through China),此片出土震撼中港兩地的電影史書寫,膠捲裡對庶民生活、社會風俗、街道景緻的記錄更比過往資料完整許多。本片跟隨電影學者廖金鳳的腳步展開追尋布洛斯基足跡,遍及台、日、美、港、中的旅程,試圖捕捉其人身影的輪廓,而同地景象今昔對照,猶如對影像與記憶關連性的縝密爬梳,更令人彷若置身歷史洪流中的喟嘆與驚奇。

 

導演謝嘉錕曾任影視企劃、攝影、大學講師,現任教於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其他導演作品尚有《Bonnie & Denny》、《檳榔‧兄弟》、《幸福小公園》,製片作品則有《狂舞憂鬱》、《垂死造物哀歌》、《書包裡的秘密》、《錄鬼簿》等。

今日映後座談首發是由謝嘉錕導演與電影學者廖金鳳老師帶來《尋找布洛斯基》。本片是廖老師從自身的學術研究延展出來,與謝導一起發展而成的一支紀錄片。布洛斯基(Brodsky)是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活躍於中國、香港、日本三地的影像紀錄者,他可說是東方紀錄片的祖父級人物,留下了關於北京、上海、南方長達八十分鐘的黑白影像紀錄。當初謝導與廖老師因為想讓更多大眾能看到布洛斯基留下的影像,因此動念想要追尋布洛斯基的腳步,去到當時他有拍攝的場景,例如長城、故宮……等,做一番今昔的對照。此外,也藉由與北京、上海等地研究電影史的學者一起觀賞布洛斯基拍的《經過中國》,映照出後人對於布洛斯基當年成就的一些評價。

 

至於訪談對象的選擇,謝導回應說他當初是刻意選擇訪談熟悉電影資料的相關學者,而非文史學者;因為他想要捕捉的正是這些能指認出布洛斯基在電影史上定位的人,想要呈現當他們生平第一次看到完整布洛斯基的影片時,那種興奮的神情。「例如我永遠記得片中的陸老師,他看到說如果春秋戰國的時候有留下影像紀錄就好了!」謝導覺得像這種受訪者的第一時間觀後感就是最珍貴的;如果是找文史學者看片和做訪談,最多就只能做到場景和事件的指認。

 

而廖老師也與現場觀眾分享,自己做了多年的學術研究,很多論點都是來自西方,做到後來他開始會想要從台灣的角度去看事情。當19世紀末那一批像布洛斯基這樣早期的跨國電影工作者,帶著動態攝影機進去中國,那與中國向來的視覺藝術表現非常地不同。布洛斯基是以一個西方人的角度在觀察東方,因此他在影片中下的一些結論就不免夾雜了偏見、嘲弄與挖苦。

◆ 映後座談記錄

導演:謝嘉錕 HSIEH Chia-Kuen

國家:台灣 Taiwan

年份:2012

片長:84 min

字幕:中文字幕

分級:

放映日期:3/29(日) 13:00   影人出席

◆ 相關影片

Trespassing Bergman

Big Joy: The Adventures of James Broughton

Past Present

Life: Love and Films in the Life of Chang Hsun-Nan

Please reload

尋找布洛斯基 (導演版)

Searching For Brodsky
(Director's Cu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