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影片簡介

台灣的眷村是獨特的聚落型態,既是時代變動下因應的措施,對生活其中的居民卻是顛沛流離後安身立命的所在。與故土斷了聯繫的失根者在異地胼手胝足打造起生活,也隨著反攻口號逐漸消淡後融入起在地的認同。本片從嘉義前建國二村(現已拆遷至經國新城)的居民顏鼎元自製的家族逃難遷徙圖談起,記錄其家族在抗日時期從山東逃難、團聚,乃至內戰後撤退來台的歷程,及舊時眷村生活的點點滴滴。呈現艱困物質條件下居民互助情誼與社區內部的凝聚力。影片對照環境街道的今昔差異,輔以交織口述記憶的召喚,既令具體時空有了歷史縱深,也讓庶民生活的軌跡深刻刻劃在集體記憶裡。

 

導演吳平海為出生高雄美濃的客家子弟。2003年參與客委會的影像人才培訓計畫開啟他拍攝紀錄片的生涯,內容涵蓋社區文化、人物誌、新移民等,並經常擔任社區影像培訓的講師。他尚有《漂洋過海的家》及《回歸線上的客家人》等作品,2008年創設「南努客音像工作室」,目前於嘉義市定居。

◆ 映後座談記錄

座談一開始,李導談到因為他自己

母親在1995年過世,緊接著父親

在1996年過世,等於是急速的失

自己與原生家庭的聯繫,像是失

了家庭。因此當他開始拍攝眷村

題材時,他是嘗試以一個「基礎家

庭」的概念去理解眷村,同時也像

是在療癒自己一般。而吳導則是因

為有接觸到社區營造工作,於是開

始記錄一些很有歷史意識的長輩們,例如親手繪製家族逃難遷徙圖的被攝者-顏伯伯。而真正有申請到經費去做正式拍攝已經是2013年,但此時的顏伯伯已經高齡103歲,再也無法清楚地敘事;因此幸好是在2007年時已經拍了顏伯伯的部分,才能留下現今珍貴的訪談資料。

 

而面對像這樣的耆老逐漸凋零,眷村也已經拆遷……現場觀眾們紛紛表達憂心,懷疑未來究竟要如何保存眷村文化?李導回應說,「我平常喜歡吃牛肉麵,但我也喜歡吃客家菜;所以我們可以不過於強調去標籤何謂『眷村文化』,例如當時精忠一村裡面有一半的媽媽是講台語的;所以我們可以更寬廣的去看待多元的文化,台灣文化其實是所有不同的人這樣的共同體,一起拼貼而成的一個共同過程。」此外,他也認為除了期望由特定團體去努力保存歷史資料之外,其實大家也可以開始學習拍攝紀錄片,就從開始記錄自己的生活去做起。

此外,吳導也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曾經有個歷史學者認為歷史比較像是一面後照鏡,後照鏡的功能主要是去幫助自己前進;因此紀錄片也相似地能作為召喚過去的一種媒介,但不是為了喟嘆消失,也未必真的能保存到很多東西,但就是可以作為一種輔助前進的助力。

導演:吳平海 WU Ping-Hai

國家:台灣 Taiwan

年份:2015

片長:38 min

字幕:中英字幕

分級:

放映日期:3/22(日) 19:00 

 影人出席

 世界首映

◆ 相關影片

China Action

Modeling Taiwan

Songs Way Back When

Beyond Barbed Wires: A Distant Dawn

Beyond the Borderline

Please reload

足跡

Foot Print

bottom of page